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1315章(第1页)

第1315章(第1页)

第1315章

奉天殿内,百官肃立,静待早朝。

未几,朱元璋身着常服龙袍,由内侍引路,步入殿中,在御座落座。

“众卿平身。”他的声音传遍大殿。

“谢陛下!”群臣应声,直起身。

“今日早朝,朕有一事要嘉奖。”朱元璋视线扫过下方,“黑甲卫副统领刘三刀,远赴海西,采矿有功,着赏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官升一级!”

刘三刀出列,跪伏于地:“谢主隆恩!”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朱梓站在文官队列中,看着刘三刀,心中亦有几分快意。刘三刀是他的心腹,得此封赏,于他亦有助益。

“刘三刀此番运回的矿石,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朱元璋继续开口,话语中透着满意,“工部尚书麦至德,要全力配合刘三刀,尽快将矿石冶炼,铸造火器,壮我大明军力!”

“臣遵旨!”麦至德自队列走出,躬身接令。

随后,朱元璋的目光移向朱梓,语气较之前和缓:“梓儿,你当初力主前往海西,朕很是欣慰。不仅令蛮夷臣服,土地归附,此功不小!”

*父皇当众提及海西之事,既是嘉奖刘三刀,也是在抬高我。这份恩宠,分量不轻。看来海西矿场的收益,确实让父皇龙心大悦。*朱梓心念电转,快步出列,躬身回道:“父皇谬赞了,儿臣不过是尽了些许本分,不敢居功。”

“好,好,好!”朱元璋连道三声,面露赞许,“我大明有你这样的皇子,朕心甚慰!”

群臣看向朱梓,眼神各异,有羡慕,有审视,亦有几分探究。

“陛下圣明,潭王殿下英明!”立时有官员出声附和。

朱元璋抬手止住众人,话锋一转:“如今我大明国力日渐恢复,此乃诸卿协力之功。但朕要提醒尔等,不可自满,需时刻警惕外患。”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群臣齐声应诺。

“云南战事已近尾声,接下来,朕意欲北向。”朱元璋的目光投向北方,语气沉下来,“瓦剌屡犯边境,袭扰百姓,朕不能容忍!”

此言一出,殿内起了些微骚动,官员们开始低声议论。

“陛下,瓦剌地处漠北,其地苦寒,道途艰难,大军远征,粮草转运恐有不便。”一位年老的文臣出列,提出了顾虑。

“朕意已决!”朱元璋打断了他,“瓦剌必须征服!朕要让彼辈知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他的话语没有留任何转圜余地。

群臣见皇帝决心已下,不敢再多言,齐齐躬身:“臣等遵旨!”

早朝议毕,百官依序退出奉天殿。朱梓随人流向外走。

“潭王殿下请留步。”

身后传来朱元璋的声音。朱梓停步,转身望向御座上的父亲。

“父皇有何吩咐?”他恭敬问道。

“梓儿,你随朕来御书房。”朱元璋站起身,由内侍扶着,向侧殿走去。

朱梓跟在后面,心中思忖。*父皇单独留下我,所为何事?与瓦剌有关?还是海西矿场后续?*

御书房内,朱元璋挥退了所有内侍宫女,只余父子二人。

“梓儿,坐。”朱元璋指了指旁边的绣墩。

朱梓依言坐下,等待朱元璋开口。御书房内异常安静,只听得见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梓儿,你对征伐瓦剌之事,有何看法?”朱元璋开口问道,目光落在朱梓脸上。

朱梓略作思索,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瓦剌乃我大明边患,不可不除。然瓦剌久居漠北,其骑兵往来如风,且熟悉地利。若要征伐,需谋划周全,粮草、兵械、战法,皆需万全准备,不可轻敌冒进。”

朱元璋听着,微微颔首:“你所言不差。朕亦知晓,征瓦剌非易事。然此患不除,边境难安,朕意已定,势在必行!”

“儿臣明白父皇苦心。”朱梓应道。

“朕今日召你来,是想问你一事。”朱元璋话锋再转,直视着朱梓,“你,可愿为帅,领兵出征,讨伐瓦剌?”

朱梓闻言,心头猛地一跳。*父皇竟然要我挂帅出征?这是。。。。。。考验?还是信任?*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站起身,躬身应道:“父皇,儿臣愿意!”

*领兵出征瓦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一旦功成,我在军中的威望将无人能及,日后就藩两广,底气也更足!父皇此举,或许也有让我远离京城权力中心,提前去军中历练的意思?不管如何,这个机会,必须抓住!*

“好!”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似乎对朱梓的反应很满意,“朕就知道,我儿不会让朕失望。朕信你,定能扬我大明军威,凯旋而归!”

“儿臣定竭尽所能,不负父皇重托!”朱梓再次躬身,心中热血涌动。

征讨瓦剌,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他证明自身价值,积累军功资本的绝佳舞台。他要在沙场之上,让父皇,让天下人看看,他朱梓,绝非仅仅是一个安于享乐的藩王。

朱元璋看着他,点了点头:“此事朕还需与兵部、五军都督府细细商议,你且先回去,做好准备。”

“是,儿臣告退。”朱梓躬身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