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书案后的太师椅上传来轻微的吱呀声,朱梓身体后仰,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麦至德是个可用之人,将矿石冶炼铸造这等大事交给他,既是信任,也是一种制衡。工部想要出成绩,离不开他这个潭王在背后的支持和原料供应,自然会尽心竭力。
想到原料,朱梓的思绪便转到了远在海西的刘三刀和那批矿石上。他坐直身子,扬声道:“来人。”
一名侍立在门外的亲卫立刻推门而入,躬身道:“王爷有何吩咐?”
朱梓沉声道:“派人去京郊大营,传本王的话,请黑甲卫副统领刘三刀速来王府见我。”
“遵命!”亲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夕阳西下,给王府的亭台楼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书房内,灯火早已点亮。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管事再次前来禀报:“王爷,刘副统领到了,正在前厅等候。”
“让他直接来书房。”朱梓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两广风物的简报,站起身。
很快,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书房门被推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着一身风尘仆仆的黑甲卫常服的汉子大步跨了进来。他肤色黝黑,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刀,正是刘三刀。
“末将刘三刀,参见王爷!”刘三刀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起来吧,三刀。”朱梓上前一步,亲自将他扶起,上下打量着他,“一路辛苦了。”
刘三刀站起身,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为王爷办事,不辛苦!能把东西平安运回来,末将就放心了。”
朱梓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他坐下说话:“这次你立了大功,本王记下了。那几十车矿石,解了燃眉之急,父皇那边想必也会十分高兴。”
“王爷过奖了,都是弟兄们齐心协力。”刘三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带着军人特有的姿态。
朱梓亲自为他倒了杯热茶,推到他面前:“喝口水暖暖身子。对了,本王一直挂念,秦仲恺他们兄弟几个,在海西那边如何?一切可还顺利?”
听到秦家兄弟的名字,刘三刀脸上多了几分笑意:“王爷放心,秦家那三位兄弟都是好样的!海西那边苦寒,条件也差,但他们硬是把摊子撑起来了。矿场那边的大小事务,还有跟当地部族的往来,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没出什么岔子。这次能运回这么多矿石,他们兄弟功不可没。”
朱梓点了点头,心中欣慰。秦家兄弟是他当初特意安插过去,负责矿场经营和地方关系协调的,看来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刘三刀喝了口热茶,继续说道:“对了王爷,秦家兄弟估摸着,也快回来了。他们在那边交代好后续事宜,就会动身返京。”
“哦?他们也要回来了?”朱梓略感意外。
刘三刀嘿嘿一笑,语气却十分认真:“王爷,不瞒您说,弟兄们都知道,再过不到两年,您就要离京,去两广就藩了。秦家兄弟跟末将是一个心思。”
他放下茶杯,看着朱梓,眼神坚定:“王爷去哪里,咱们这些跟着王爷的老弟兄,自然就跟到哪里!海西虽好,但比不上跟着王爷干事痛快!两广路途遥远,开基立业肯定不容易,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末将和秦家兄弟,还有许多黑甲卫的老弟兄,都愿意誓死追随王爷,去两广再创新业!”
听着刘三刀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朱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悍将,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得人如此,夫复何求?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和经营,能换来这么多铁骨铮铮的汉子倾心追随,证明他朱梓没有看错人,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好!好兄弟!”朱梓站起身,走到刘三刀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们这帮兄弟在,本王何惧前路艰难!两广虽远,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兄弟同德,定能在那片土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让刘三刀也激动得满脸通红。
“末将愿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三刀再次抱拳,掷地有声。
朱梓哈哈一笑,扶着他坐下:“好了,不说这些。今日你刚回京,先好好休整。明日早朝之后,本王再与你细谈海西矿场之事,以及后续的安排。”
“是,末将遵命!”刘三刀应道。
君臣二人又聊了片刻海西的风土人情和矿场的一些具体细节,直到夜色渐深,刘三刀才告辞离去。
送走刘三刀,朱梓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却是一片火热。忠诚的部属,充足的矿产,再加上逐步推广开来的新作物,未来的蓝图,正在他手中一点点变得清晰而坚实。两广,那片遥远而充满未知的土地,在他的眼中,已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