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大面积的砍伐树木,到处四处都是光秃秃一片,煤矿才开始被大规模进行开采。而在这个时候,挖煤根本不需要打矿洞,因为露天煤矿很多。
挖煤跟挖山的感觉差不多,直接拿着铁锹就能挖。
煤山附近,大量临时搭建的屋舍林立,一条木轨从煤山眼神到外边的平地。
轨道运输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务,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类似于后世火车轨道的木轨。
跟晚清时期的马拉火车不同,秦朝的木质轨道,是秦朝的“军用铁路”,目的是为了运送后勤物资。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出兵规模庞大,对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这种“马拉列车”的方式能够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的需求,并且节省人力成本。
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哪怕是到了历经两千年到了后世,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
李承乾造的这条轨道就比较简单化,临时搭建也只是用的普通木头。
后世的手推斗车是很常见的东西,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
斗车装满煤矿后,然后人推着在轨道上运输,也能很大程度的节省力气。
还有人力绞车式吊车。
利用滑轮组和绞车的原理,搭建一个木制的框架结构,框架顶端安装有滑轮。
带有摇柄的木质卷筒,卷筒上缠绕着绳索。
绳索通过滑轮组连接,将煤炭吊起,直接送到马车上。
“都说了多少次了,口罩!口罩!”
“尔等若再不戴好口罩,那就莫怪罚款下来,届时跟我求饶。”
“按照矿场的规矩,我对你们警告一次,下次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监工大声呵斥着石炭工人。
佩戴口罩是矿场的硬性要求,不过百姓们并不懂得这些。
毕竟戴口罩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总有人偷偷取下。
百姓很老实,但也很狡猾。
李承乾早就定下章程,不戴口罩者,第一次警告,而后每次现罚款十文。
十文不多,可对于矿工来说,那就是一百五十斤煤矿。
经过监工的督促后,没戴口罩的矿工立即带上。
“什么破规矩,挖个矿还要带着这玩意。”
“小声点,别被监工听着了。”
“我怕他?”
“听说这是太子立下的规矩,石炭灰多,很容易就钻到肚子里,这是为咱们好,你诋毁这规矩,岂不是诋毁太子殿下。”
“是啊,太子殿下让咱们带口罩,是为了咱们身体好,听说饭食里的猪血,就是能带走肚子里的这些灰尘。”
“别说,还真有效,这几天如厕都是黑的。”
监工们看到矿工议论纷纷,也不阻止。
矿场讲究的是多劳多得,你挖得少,就赚得少,挖多挖少是自己的事。
要喜欢待着这灰尘满天的地,那也随你。
矿场的最低标准,得挖三百斤石炭,才有免费的饭菜吃。
矿工工钱的结算,也不是在矿场,矿场这边有人负责称重开条子。
条子送到临汾城的钱庄,拿着户籍本人过去,就能把钱给提出来。
山脚下河流边的石炭加工厂。
赵节跟李元昌很在这里看着。
“太子设计的这个水循环加工,还真是好东西。”
李元昌啧啧称奇的说道。
上方是用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大型储水池,然后是一条长而宽,用木板制成的水槽。
水槽前面有几道渔网制作成的粗筛网,去除较大的石块和矸石。
下面是几道渔网组合的细筛网,去除更小的杂质。
末端是转动的洗煤池,煤矿在经过水槽的初步过滤后,然后进入到洗煤池冲洗。
经过水洗后的煤炭会被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侧木板搭建的晾晒架上。
水洗后的煤炭均匀地铺在晾晒架上,让阳光和自然风将煤炭中的水分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