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第八十六讲(第3页)

第八十六讲(第3页)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后复断除诸大妄语,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

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前面的教诲不完全只是释迦牟尼佛,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修学三摩地,先断淫心再断杀心、偷心,最后断除大妄语,这个是现在的世尊、过去的世尊、乃至于未来世尊,第四个决定不可改变的清净明智的教诲。

不断无成

刻粪之喻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先讲出一个譬喻:假若一个人不断除大妄语,虽然这个人持戒很清净,有很多止观功德,但是自己称为某某菩萨再来,这种情况就好像你刻一个人类的干粪,把它刻成栴檀的形状。因为它的体质是干粪,他还有很多贪瞋痴烦恼,他只有这种相状而已,而希望他现出栴檀的香气,无有是处。你用欺诳的心来当做你的因地,想要求佛果的香气是无有是处,因果不符。

佛陀要比丘依止直心(正念真如),以真如本性来当做整个修行所依的本性。在四威仪当中,一切的动静语默,都不能有虚假的造作,又怎么能够自称自己是已得上人之法呢?自己是佛菩萨示现呢?你产生弯曲的心情,依止这样的心态来修习所有的善法,所有的善法都变成弯曲,都被你染污。

妄号之喻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第二个譬喻:譬如一个穷人,自己称自己是一个帝王。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得到灭除九族的过失。你妄称法王,那么当然结果也是一样,产生重大的过失。法王又怎么能虚妄的窃取呢?

噬脐之喻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第三个譬喻:依止大妄语欺诳之心来当作因地,在果地上产生迂回曲折,如此迂回曲折的心来求佛菩提,就好像一个人用嘴巴来咬自己的肚脐,又怎么能够成就呢?因为你大妄语,你认为你已经是成佛、成菩萨了,那就破坏你整个增上惭愧的心。菩萨道所有的进步都要靠增上惭愧来自我反省,我们不断的用佛法的道理来照自己的镜子,然后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的调整自己。结果你说你是文殊菩萨示现、你是菩贤菩萨示现,这表示你不需要进步了,一个人没有进步就开始退步了,问题就来了。这就是他为什么永断善根的原因,他没有惭愧心,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你的善心就失掉了。

能断必成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

一切真实,入三摩地,

永无魔事,我印是人,

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赞叹一个正直人的功德:假若一个比丘,他内心能够像直弦一样,一切真实,真实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真实,依止不生灭的清净心来修学,决定没有魔障的干扰,因为内魔不生,外魔就不起。这个人决定可以成就菩萨的无上知觉,菩萨的圆通法门。就是你的心要正,正念真如,蕅益大师这样讲:直心者正念真如。

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前面所说的是佛陀所说的正法眼藏,违背前面的说法是邪知邪见。所以我们常说《楞严经》是照妖镜,清净明诲就讲得很清楚。而且我感觉佛陀讲话的口气好像都是针对末法时代的讲,因为正法像法时代很少有这种情况。

戊二、明诵咒治习(分二:巳一、结前。巳二、正明。)整个《楞严经》的修学,它的助行除了持戒以外,第二就是诵咒。诵咒主要的目的是对治我们无始的习气,前面的四根本重罪是对治烦恼的正使,这地方对治习气。分两段:一、结前。二、正明。

巳一、结前

【图二】

结束前面四种清净明诲的文,把它做一个总结。第二段再正式的说明持咒的方法。看结前的地方,有两段,先看第一段:

戒为道本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这个地方就作一个总结了,佛陀招呼阿难说:正如你所问的,前面说如何摄心修学三摩地,我己经宣说了修学三摩地的妙门,在末法时代想要成就菩萨道,一定要坚持四种律仪,大小乘共许的。要这四种律仪「皎如冰霜」,“冰霜”它是特别的洁白,一尘不染,它表面可能会有灰尘,但是冰霜的里面不可能有灰尘,特别的洁白。四根本清净了以后,你自然不会生起种种枝叶的微细戒法的过失,因为根本被你斩断了。你没有杀心、偷心、淫心、妄心,其它的过失就算会有,但是它的势力也薄弱了。所以其它的心三口四(杀盗淫妄是身业),其它“心三”——贪瞋痴;口业的二舌、绮语、妄言、恶口。根本被你斩断了,它也就自然不生起了。

绝尘远魔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生?

我们对四根本净戒能够无漏失,完全能够产生调伏的力量,那么内心当然就不会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那一切天魔鬼神的障碍当然不会生起。因为魔王要障碍你,他要假借六尘,用六尘的变化来干扰你。你杀盗淫妄的心一断了以后,你攀缘心就断,你内心是向内安住的,魔王当然就没办法干扰你了。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四重戒法做总结。我们在菩萨戒的持戒,诸位要慢慢的体会,它是很重视理观的,根本的理观就是「正念真如」。在菩萨戒的观念说,所有的过失都是依攀缘心生起,你一定是正念真如,安住在真如本性,站在真如的角度而起菩提心,由菩提心产生增上惭愧,来产生灭恶生善,这样子才叫做趋向无上菩提之道。从理观带动菩提心,带动增上惭愧,然后再远离身口意的过失。菩萨道的修学是由内而外的,小乘的戒法是由外而内的,这两个方向是不完全一样,小乘由外面慢慢慢慢到里面,菩萨道是由里面慢慢慢慢影响到外面。这个地方大家要好好的体会体会。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dududu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