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 第30节(第1页)

第30节(第1页)

而若是在外就不一样了,如现在的刘昌,辽国那边都是刘昌自己做主,也就是少数事情上,需要借助朝廷的名义,但是,除非朝廷想要跟辽国撕破脸,这些名义就得借出去。

所以,以长远计,在外做藩王,就算是一开始辛苦一些,但是子孙后代却能轻松许多,不用担心长安哪天看你不顺眼,直接就给你安排上。

比起喜欢让儿子自个想明白的窦皇后,慎夫人却是会将自己知道的直接说给儿子听,她就这么个儿子,既然自己能琢磨出一些味道来,那干什么要跟儿子打哑谜,让他走弯路呢?刘揖能被刘恒喜欢,也是因为慎夫人善于揣摩刘恒的心意,叫刘揖成为刘恒喜欢的那种孩子,聪明、乖巧、偶尔有些小顽皮,刘揖从中得了好处,自然对亲妈更加信服。

这会儿听着慎夫人的意思,刘揖也没有觉得对刘昌低头有什么为难的,不管怎么说,作为他的大兄,人家能赤手空拳成为真正的一国之主,这难度其实比当年高皇帝打天下低不了多少。刘揖自知自己是没这个能耐的,所以,服软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这也是让一帮所谓的诛吕功臣无奈的一点,他们如今已经意识到,天子还有几个皇子,都对刘昌那边升不起什么敌意来,也就是说,皇家内部,已经认可了刘昌这个未来继承人。

因此,见刘恒一门心思给长子铺路,其他几个皇子虽说各自封得都有些磕碜,但是居然没一个抱怨的,在他们看来,只怕是刘恒刻意压制,几个皇子说不得也得了什么许诺,所以愿意先配合一番,这无疑叫这些人绝望。

他们如今已经不指望刘启他们了,转过来将目光转向了那些藩王。齐王一系就算了,他们当年将人得罪得不轻,想要重新得到对方的信任,显然不行,而且也得提防着齐王一系过河拆桥,秋后算账,如此,他们能指望的也只有吴王和楚王这两系了。

第104章

楚王刘交是当年太上皇的小儿子,说是皇叔,其实年纪跟刘恒他们也大不了几岁。这位一直倒是个温厚的形象,也没表现出什么野心来,不过,当初刘恒也没表现出任何野心,真要是那个位置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不信楚王不动心。

至于说刘濞,就更别提了,这位就差将我要造反写在脸上,吴国要不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敏感,长安这边也不想劳师远征,早就要兴师问罪。

只是,这两位在继承皇位的法理上都有问题,他们之前否决齐王一系,就是以齐王刘肥是外室所出,并非正经的婚生子为由,不应该具备继承权。但是刘肥好歹还是刘邦亲生的,而刘交和刘濞,一个是当年刘太公晚年所生的庶子,一个呢,是刘仲的儿子,也就是刘邦的侄子。要是刘太公真正做过皇帝,那也就罢了,但问题是,他就是太上皇,是刘邦为了表达以孝治天下,尊奉他搞出来的一个尊位,所以,如果说刘肥是小宗的话,那这两位继承权比刘肥还远一些。所以,真要是想要迎这两位中的哪一位做天子,那真的是一点脸都不能要了!

不过,事关自家的富贵乃至性命,这些人哪里还讲什么道理脸面。从春秋时候开始,传统的道德礼仪就已经束缚不了上位者了!哪怕知道再来一出废立天子的把戏,汉室威严只怕要当然无存,天下也会因此大乱,这些人也顾不得那许多了。老一辈的人已经陆续去世,如今这些都是一帮对于战乱没什么印象的,所以,从小富贵惯了的他们,对于什么乱世,是压根没什么感觉的,他们是乱世的受益者,祖上从破落户、泥腿子乃至奴隶一下子翻身,成了这个世界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却没想过,曾经那些贵族去哪儿了!要知道,六国贵族在六国覆灭的时候,其实还是过得挺不错的,始皇帝还算是有些气度,虽说强行迁移了六国王室和贵族,但是并没有直接下杀手,那时候实际上六国贵族还存了一点奢望,若是始皇帝继续行分封制度的话,他们这些六国后人,有的本来也跟秦国王室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本着存亡断续的理念,说不定还能从旁支里面挑出一两个封个爵位什么的。结果始皇帝来了个不要分封制,直接推行郡县制,绝了他们最后的指望,这才让他们铁了心想要反秦复国。

结果最终,大秦的确覆灭了,可是这些六国贵族,也死得七七八八。而每一次改朝换代,其实都意味着上层势力的洗牌,所说一度说什么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实际上,世家的风光并没有真正持续多少年。要不然,科举也不会繁盛到那个程度。

总之,对于如今这些公侯子弟来说,他们是真想不到乱世可能遭遇的灾难,他们天然就觉得,自己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可惜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走到这一步,其实是有人引导,也有人一直在关注的。

刘恒对于这些人早就有些不耐烦了,辽国那边搞起了大规模教育之后,汉室这边,儒家各个学派也开始振作起来,恢复了从前的私学制度,儒家有个好处,那是真的有教无类,除非是奴隶,否则的话,提两条腊肉过来做束脩,你就可以跟着读书识字了。

儒家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各家也跟着行动起来,儒家在辽国那边是真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辽国那边更讲究实际,你若是嘴里光知道什么仁礼,那在辽国是混不下去的。辽国那边,启蒙用的书籍是修改过的《三字经》和《千字文》,里面也是兼容并蓄,并不仅仅是儒家,里面也包含了其他一些学派的思想,而且,这两本书也就是用来识字,儒家那些经典也有,但是,辽国更推崇的却是一本署名为王阳明的《心学》,这玩意的确是脱胎与儒家,但是本质思想,却跟现在的儒家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除了一小部分比较开放的学子投入了心学的怀抱之外,其他几个派别,在辽国根本混不开,只能一门心思留在大汉,等待时机。而其他学派却是得到了辽国那边的资助,也开始大开方便之门,跟儒家抢起了生源。人家也是在投资未来,他们觉得,刘昌十有是下一任汉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徒子徒孙也正好能赶上为新君效力。

不管怎么说,这些学派活跃起来之后,刘恒选择也比较多,比起用这些已经失去了父辈的能耐乃至心气的二世祖,刘恒更喜欢用没什么根基的人,这些没什么根基的人想要在朝堂立足,只能依赖于他这个天子的信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恒真不打算再惯着这些所谓的功臣之后,没错,他们是功臣,但是大汉给他们的还不够吗?结果呢,一个个打着忠君爱国的旗号,实际上都是一帮乱臣贼子。

不过,哪怕这些功臣之后,小辫子一大堆,实际上,只要愿意去找,朝堂上这些人,哪个真的就没有把柄呢?大概也就是申屠嘉这样的,一直以来严于律己,没有真正触犯过律法。其他那些,别说是私底下的作派了,就算是在公开的场合,出格的事情也是有不少的。只是,刘恒也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就对这些功臣之后下手,这难免要被人说成是刻薄寡恩。可若是他们自个牵扯到谋反之类的事情里头,那就不一样了。谋反就是典型的不可赦的罪名,但凡是掺和到了这事上头,你越是有功,越是皇亲国戚,越是要追究,因为普通百姓谋反,或许无非就是吃不饱肚子,受了欺压,除非是遇上乱世,否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被镇压,他们本身造反也不像是李逵那样,什么“杀上东京,杀了皇帝,夺了他鸟位”之类的。而轮到这些人造反,他们是有取而代之的本钱的,所以,一般平民百姓造反,朝廷一般就是诛杀首恶,从者不会从重处理,而若是官员贵族造反,那就是九族跟着陪葬的下场,因为他们有造反的能力和动机。而对于那些官员贵族来说,一旦上头想要用造反谋逆之类的罪名来收拾你,那么你最好真的在造反!

刘恒如今就是在钓鱼,结果这些志大才疏的二代们,还真的上钩了。这里头也有李达的推手,当初吕氏就是因为意图谋逆这个罪名被斩尽杀绝的,那么,吕家的仇人死在这个罪名上头,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所以,李达的人一直也在暗地里头挑拨离间,叫这些人一个个生出了不安分的心思来。比如说,陈平的孙子陈恢,陈平的儿子陈买只做了不到三年的曲逆侯就去世了,爵位传到了陈恢手上。如果说陈买还算是小心安分的话,陈恢就没这个优点了,陈恢就是比较典型的那种三世祖,他从小富贵,养尊处优。陈买成长过程中,经历过陈平被各种猜忌,不得不低调做人的阶段,而陈恢懂事的时候,已经是吕后执政期间,吕后倒是挺喜欢用陈平,因为陈平这个人,是真的很好用。没有经历过陈平的低谷期,陈恢自然养成了傲慢跋扈的性情!

陈买活着的时候还管得住儿子,陈买一死,陈恢在家最大,他自觉曲逆侯一脉功劳盖世,结果祖父一死,自家就被遗忘在封地,心中很是愤愤不平。陈家又有人总是在陈恢耳边忧心忡忡,表示天子若是想要立辽王为嗣,那么,陈家必定会被清算,到时候,陈家的富贵也就到头了。

陈恢听着,哪里愿意坐以待毙,他倒是吸收了周勃的教训,没有明面上弄什么甲士护卫,私底下却是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情,又跟刘濞那边交流甚密。陈平初封的时候,在一众功臣之中并不出挑,但是他多次因功益封,曲逆侯一脉食邑产业也因此愈发壮大起来,所以,曲逆侯封国里头,好东西还是不少的,陈恢还私底下从辽国购买精铁,转卖给吴国。吴国虽说自个能从辽国采购铁锭,但是他们也知道,跟自己相比,辽王还是跟天子更亲近,担心被刘昌卖了,所以,明面上购买的精铁其实有限,更多的还是从其他渠道购买,其中就有陈恢这样私底下存了不轨之心的。

陈恢自以为自己做得隐秘,实际上,一切都被看在眼里。其他那些暗地里头小动作不断的侯国同样如此,刘恒早就将这些记在了小本本上,就打算什么时候一网打尽。

就在那些朝臣彻侯跟吴国楚国愈发勾搭不清的时候,刘启他们兄弟正式离开长安,前往自己的藩国就藩,在他们出发的时候,他们的使者已经先行一步,往辽国而去,准备先将辽国的第一批援助弄回各自的封国,好让他们在自己封国渡过的第一个冬天好过一些。

这个季节却也是匈奴那边与辽国大规模交易的时节,边市上一下子变得愈发热闹起来。

第105章

何羊揣着手,走在边市里头,准备额外采买一些东西,现在经常往来于边市的匈奴人已经习惯于为自己取一个汉人的名字,何羊部族的草场里就有一条河流,干脆就以此为姓,他原本的匈奴名字意思就是黑羊,因此,干脆就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做何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