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那您可算是来对地方了,咱们韦络行的东西放到外面去,谁人不要竖起大拇哥夸一声好。
您看,这料子,这针脚都是上好的,里外两层料子都是整块的,绝不像那些小商小贩拿边角料和不知道哪里来的皮子糊弄人。”
掌柜的拍了拍自己的双腿,将那因为翘腿而出现了不少褶皱的下摆弄平,随后就引着这客人往里面走。
寻常农家压根不需要水囊,毕竟活动的地方就那么大,若只是为了喝口水就去花个一贯多买个水囊回来,大抵会被认为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农家人大都是用桶子或者是水瓢饮水,稍微讲究一点的家里面则会备着几只茶碗。
这水囊大都是给需要路上奔波之人准备的,这些人手上大都有些闲钱。
掌柜看眼前这少年气宇轩昂,虽然并未带冠,看不出来是否是士族,但这衣服这靴子都是好料子,估计是个大主顾。
打定主意要好好宰对方一笔的掌柜直接引着少年往店里面而去,最后自最里面的架子上取下了一只棕色的水囊。
祝卿安接过这水囊,捏了捏那料子,这确实是好料子,而且两侧的针脚也密实。
“这里面的软囊用的是什么?”
水袋这东西祝卿安之前应该是有几只的,只不过已经被他在大疫的时候抵挡掉了。
他的那几只水囊是草原可汗在他九十大寿的时候差人送来的,祝卿安如果没有记错,那几只水囊应该用的是双层的鹿皮,封口是银的,皮革上面还用了金丝和宝石装点。
其的实用价值远不及艺术价值。
“这是双层的鹿皮,鹿皮轻柔又坚韧,是做水囊的最顶级料子了。
客官您且看。”
老板将那水囊的口打开,向祝卿安展示起来这水囊的水口。
“我们这行有句话,叫看囊先看口。
鹿皮,虎皮不如一只好塞子。
您摸,我们这口用的塞子料子扎实,口也严实,保准不会路上开了。”
“这个多少钱。”
祝卿安掂量了一下这只水囊,这水囊的做工看起来确实不赖。
“十两,您拿走。
若是袋子破了,您拿过来,我们免费修,现在买还可以给您送点其它的皮具。
小的猜您这是要去西域吧,那边风沙大,我们这里有上好的皮绳和袋子,还有……。”
祝卿安的手顿了顿,随后将这水袋小心的放回了架子上。
他带的钱也就三百来两,他是要用这些钱一路到扶风去的,这一路上的住宿吃食一点也少不了,买个水袋花掉十两银子,属实是有些太破费了。
况且十两银子,正常的庄稼汉一年省吃俭用也就攒下来半贯钱,也就是半两。
镇上有些声望的老匠人,比如皮匠,石匠,木匠这些人一年若是连着有活,也才可以攒下来五六两银子。
在柏溪镇粮价稳定的时候,一只又大又红的糖葫芦也就三四文钱就算是顶到头了。
十文钱可以让拉车的汉子放开肚皮吃一顿,二十文就可以带点荤腥了。
若是五十文那就更了不得了,这不得整点小酒,弄点花生米,再要上半碟酱肉,邀上二三好友好好的唠一唠。
十两银子,就是老匠人忙上两年,或是两千五百串糖葫芦,亦或者大吃大喝一年多,天天下馆子当个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