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56章 气血盈亏病有因(第2页)

第56章 气血盈亏病有因(第2页)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岐伯说:所谓经络俱实,是指寸口脉急而皮肤弛缓,经和络都应该治疗。所以说:凡是滑利的就有生机为顺,涩滞的缺少生机为逆。因为一般所谓虚实,人与物类相似,如万物有生气则滑利,万物欲死则枯涩。若一个人的五脏骨肉滑利,是精气充足,生气旺盛,便可以长寿。

络气不足、经气有余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黄帝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情况怎样?

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岐伯说:所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是指寸口脉滑而尺肤却寒。秋冬之时见这样现象的为逆,在春夏之时就为顺了,治疗必须结合时令。

经虚络满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黄帝道:经虚络满的情况怎样?

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岐伯说:所谓经虚络满,是指尺肤热而盛满,而寸口脉象迟而涩滞。这种现象,在春夏则死,在秋冬则生。

帝曰:“治此者奈何?”黄帝道:这两种病情应怎样治疗呢?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岐伯说:络满经虚,灸阴经刺阳经;经满络虚,刺阴经灸阳经。

重虚的定义及辨别

帝曰:“何谓重虚?”黄帝道:什么叫重虚?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岐伯说:脉虚、气虚、尺虚,称为重虚。

帝曰:“何以治之?”黄帝道:怎样辨别呢?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岐伯说:所谓气虚,是由于精气虚夺,而语言低微,不能接续;所谓尺虚,是尺肤脆弱,而行动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阴血虚少,不似有阴的脉象。所有上面这些现象的病人,可以总的说一句,脉象滑利的,随病可生,要是脉象涩滞,就要死亡了。

各种病症的虚实表现及预后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的预后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岐伯说:这种病人,脉象实而滑利的可生;脉象实而涩滞,这是逆象,主死。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黄帝又问: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这种情况又怎样呢?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若在冬夏便要死了。又一种脉象浮而涩,脉涩而身有热的,亦死。

身形肿满的预后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黄帝道:身形肿满的将会怎样呢?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岐伯说:所谓身形肿满的脉象急而大坚,而尺肤却涩滞,与脉不相适应。象这样的病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黄帝道:什么叫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岐伯说:所谓从,就是手足温暖;所谓逆,就是手足寒冷。

乳子热病的预后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黄帝道:乳子而患热病,脉象悬小,它的预后怎样?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岐伯说:手足温暖的可生,若手足厥冷,就要死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乳子中风热的脉象及预后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黄帝道:乳子而感受风热,出现喘息有声,张口抬肩症状,它的脉象怎样?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岐伯说:感受风热的,脉象实大,若脉来浮缓,尚有胃气,可生;要是实大而弦急,是胃气已绝,就要死亡。

肠澼的预后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黄帝道:赤痢的变化怎样?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岐伯说:痢兼热的,则死;身寒不热的,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黄帝道:痢疾而下白沫的变化怎样?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岐伯说: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黄帝道:痢疾而下脓血的怎样?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岐伯说:脉悬绝者死;滑大者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黄帝道:痢疾病,身不热,脉搏也不悬绝,预后如何?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岐伯说:脉搏滑大者生;脉搏悬涩者死。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癫疾的预后及脉象虚实

帝曰:“癫疾何如?”黄帝道:癫疾的预后怎样?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岐伯说:脉来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会自己痊愈;要是脉象小而坚急,是不治的死证。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黄帝道:癫疾脉象虚实变化怎样?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岐伯说:脉虚的可治,脉实的主死。

消瘅的虚实表现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黄帝道:消渴病脉象的虚实怎样?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岐伯说:脉见实大,病虽长久,可以治愈;假如脉象悬小而坚,病拖长了,那就不可治疗。

形度、骨度、脉度、筋度的疑问及四时治疗法则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黄帝道:形度、骨度、脉度、筋度,怎样才测量的出来呢?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输;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待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

三、《黄帝内经·素问》中与《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主题相关的篇章有不少,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

《调经论篇》:这一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调理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与《通评虚实论篇》关系密切。《通评虚实论篇》重点强调了疾病的虚实表现及相应的诊断与预后,而《调经论篇》则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气血的虚实情况来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在虚实的判断上,两篇都涉及到对人体气血状态的分析;在治疗方法上,都关注了对人体内部气血、经络的调整。

《灵兰秘典论篇》:该篇主要论述了人体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这与《通评虚实论篇》中关于脏腑虚实的内容相关。《通评虚实论篇》中提到了“气虚者,肺虚也……余脏皆如此”,强调了各个脏腑的虚实情况,而《灵兰秘典论篇》对脏腑功能的阐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脏腑虚实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只有深入了解脏腑的正常功能,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其虚实状态。

《阴阳应象大论篇》:此篇强调了阴阳的概念以及阴阳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与虚实论的主题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通评虚实论篇》中,虚实的判断和分析也离不开对阴阳的理解。例如,阳气盛则为实热,阴气盛则为实寒;阳气虚则为虚寒,阴气虚则为虚热等。《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关于阴阳的理论为理解《通评虚实论篇》中的虚实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玉机真脏论篇》:该篇主要讨论了五脏的真脏脉以及疾病的传变和预后,与《通评虚实论篇》中关于疾病预后的内容相关。《通评虚实论篇》中提到了各种疾病在不同情况下的生死预后,如“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则生,冬夏则死”等,而《玉机真脏论篇》则进一步详细阐述了五脏真脏脉出现时的病情危重情况以及疾病的传变规律,两者都关注了疾病的展和预后,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举痛论篇》:主要论述了各种疼痛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其中涉及到了气血的运行失调与疼痛的关系,这与《通评虚实论篇》中关于气血虚实的讨论相关。疼痛是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产生往往与气血的虚实有关,《举痛论篇》中对疼痛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评虚实论篇》中气血虚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从周易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对《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进行深度解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阴阳平衡:《周易》强调阴阳的平衡与和谐,这一思想在《通评虚实论篇》中也得到了体现。疾病的生被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衡所致,而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例如,在讨论脉象时,滑利的脉象被视为顺象,而涩滞的脉象则为逆象,这反映了阴阳的平衡与失衡。

变化与转化:周易哲学认为,宇宙万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转化之中。在《通评虚实论篇》中,也强调了疾病的展和变化。例如,对于实证和虚证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它们可能会相互转化。此外,对于经络的虚实,也需要根据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法。

象数思维:周易哲学中的象数思维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在《通评虚实论篇》中,也运用了象数的方法来描述疾病和脉象。例如,通过脉象的大小、沉浮、滑涩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虚实和预后,这种象数思维有助于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疾病的本质。

整体观念:周易哲学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通评虚实论篇》中,也体现了整体观念。例如,在讨论脏腑的虚实关系时,强调了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脏腑的病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