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等大乾皇帝开口,一旁的杨宁便主动解围道。
“江东距东北有两千多里,就算让将士们日夜兼程,赶到东北修整之后参战,也要六七日。”大乾皇帝听着杨宁的话,顺口接了下去:“可这六七日时间,若东北边关不抵抗,恐怕又会让辽东城落入漠北蛮子之手!
到头来,兵虽调了,钱也花了,可依旧是一盘惨状!”
大乾皇帝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
这种情况不是没发生过。
东北之于大乾,就像是一个烧钱的窟窿。
在太子战死之前,大乾皇帝还能由着东北的性子,不断往里投钱。
可自从太子战死之后,大乾皇帝就下定了决心。
有生之年,一定要将东北边关的窟窿彻底堵上!
“不如从御道卫、禁军、京城三卫,再从几位皇子的府兵中抽调一些人,组成一支支援部队,粮草由东北筹备,军饷由朝廷出?”
兵部尚书双手一拱,一脸悻悻的提出了建议。
“朕没钱了,若要出军饷,理应户部、兵部出钱。”
大乾皇帝白了兵部尚书一眼,幽怨的眼神中颇带几分怒色。
“这。。。。。。陛下,兵部最多能出白银五万两。”
兵部尚书这句话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户部。。。。。。最多能出三万两!”
老迈的户部尚书不敢不从,同样硬撑着说道。
“白银八万两,此战至少两月,动辄上万人,你们觉得,这点军饷够吗?”
大乾皇帝发出了灵魂拷问。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告诉兵部和户部:“这点钱太少了,得加钱!”
可听出了画外音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却不敢再接话了。
他们能拿出的银子实在有限。
尤其是户部尚书,他本就已经算是退居二线,
户部的大小事务平日里都是由陆千把控的。
说白了,由户部出的三万两白银。
一大半都得从他这个老迈的户部尚书的牙缝里节省!
“说话啊,怎么都哑巴了?”
大乾皇帝见养心殿内鸦雀无声。
便龙袖一挥,怒锤龙椅吼道。
朝中百官闻言,只是低头不语。
眼神中没有半点拿钱的意思。
“若父皇不嫌,儿臣愿替父皇分忧!”
就在满朝文武都装哑巴之际。
杨宁却双手一拱,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过了这块烫手的山芋。
“宁儿,你是何意?”大乾皇帝本没想让杨宁出手,语气便略带几分不悦的说道。
“儿臣有自募府兵之权,手中有府兵三万,若父皇不嫌,儿臣愿派出一万府兵,以做先锋驰援东北边关!”
杨宁双手一拱,语气慷锵有力。
但嘴角却略过了一抹得意的坏笑。
“一万府兵?监国殿下有如此雄厚的实力?”
“若监国殿下能出兵,东北劫难或有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