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在一个戏剧性的场景中,一名扮演杨父的老者叹息道:“过去李明权倾一时,连刘辉一家都敢于拒绝。
现在李氏衰败,为什么我儿子还不能断决此婚呢?当年的我们难道没有胆量这样做么?”
此时年轻俊秀的杨彪走上舞台,“父亲大人,请听儿言。”
他回忆家族的善行——如陈家贫困时受到的热情款待,荀攸宽容对待叔叔醉后的过失。
“这些行为教导我要待人善良、宽厚为怀。
即便未曾谋面,李女士也是无辜的。”
杨彪继续述说,“当初李家长辈多次尝试安排婚姻却未能如愿,如今局势改变,权贵不再,可有人仍逼迫退婚,质疑我们的决定,说会损清白。
但当初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考虑到女孩的利益。
二十年过去了,李家人去楼空,宦官也不再是过去的权柄所在,士人与族人都期望您重新考虑此事,甚至以此作为评判标准,但……这是不可违背的诺言,绝不是因为攀附权势。”
这场演出中的杨彪显得异常坚定且深情地承诺道:“不论谁笑骂或误解我们,我愿意履行婚约,并保证绝不纳妾!
我生而不违诺,宁死不悔!”
随着这句誓言响起,全剧达到了高潮。
整个戏台沉浸在观众对杨彪高尚品德和忠义信念的情感共鸣之中。
首排观戏的吕逊不禁感慨,“云旗?从何时开始你就有这样的打算了?”
关麟淡淡答道,“或许是从觉得父亲不再是唯一的对手之时起。”
此话一出,震惊四座!
第二段戏中,讲述着杨攸对主公曹操杀戮的疑虑。
面对这一质疑,杨彪在内心自问——怎样能阻止无尽的屠杀?他找到了答案,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奉迎天子以制诸侯。
戏里的杨彪劝告:“以至诚拥护正义吸引人才乃是最大的美德。
因此,挟持天子以号令群雄是最明智的策略!”
随后杨彪强调过往历史:“主人曾以铁腕维护法治,为民众主持正义;担任议郎期间勇敢抗争腐败,捣毁不良庙宇,图谋讨伐董卓;为何今天却陷入屠戮之地民的行为?天子的存在象征权力合法性,天下百姓都是天子之臣,同时也是你的国民,怎能肆意残杀他们?”
通过这样深刻的演绎,荀彧的建议不仅展现了卓越的战略智慧,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他劝导曹操尊重并保护民众的决心。
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感动于剧中人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仰。
这场戏剧不仅仅是娱乐,它承载着深厚的意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当时,目睹了这场戏的除了陈宇和李文之外,还有孙皓、孙权和周瑜等人。
孙权禁不住问儿子:“这样的戏还要上演几场?”
孙皓摇了摇头,前两场的冲击已经让他脑袋嗡嗡作响。
“我…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对曹丞相而言,最致命的一定是最后一场!”
“荆州使者的驿馆在唱戏,是荀令君的故事……”
“荀令君?”
一个声音追问,“是留香荀彧吗?”
“没错,快来看看……听说刚才已经演了三场,第一场是关于荀公高义迎娶唐氏,第二场是令君辅佐天子救百姓,第三场则是官渡之战中的十胜十败论!”
“下一场是什么内容?”
“谁知道呢?”
他们议论着跑远了。
张翼与张彪对视一眼,张彪说:“哥哥,咱们要不要也去看看?”
张翼心中默念:——『确实如此,这种情形我想得到,那人也不可能想不到。
』他的目光望向天空,在云朵中捕捉到了不寻常之处:那黑点暗示着未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