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红楼之挽天倾 > 第1715章 乾德六年(第3页)

第1715章 乾德六年(第3页)

人心是一种玄奇无比的力量,只要认为他得国不正,那么再怎么描绘,都没有了用处。

范仪道:“王爷如此考虑,倒也是深谋远虑,但也不可拖得太久,乾德幼帝年岁已经不小,再有几年,按制就要临朝亲政,彼时,朝野上下就会有官员为其摇旗呐喊,王爷向来以忠臣自居,彼时,又当如何自处?”

所谓,吾未壮,壮即生变。

贾珩举得就是忠臣良将的大旗,就要一直将这个牌坊立下去。

贾珩默然了一会儿,道:“新帝那边儿,我时常盯着,倒不足为虑。”

毕竟是自家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倒也不用太过担忧。

范仪道:“卫王,那地方上呈报祥瑞之事,是否可以着朱雀卫暗中进行了。”

所谓朱雀卫,是贾珩让陈潇筹建的四卫密谍之一,独立于锦衣府卫之外,主要吸纳了一些过往白莲教的密谍势力。

而朱雀卫则是让范仪负责,用以刺探地方府县的不法之事。

贾珩面色古怪了下,说道:“此事,意到即可,委实不可过度。”

虽然,他暂时不准备篡汉自立,但这等天命所归的气氛也要烘托起来,起码让天下之人知道她有着这么一个想法。

或者说,如今的大汉国势蒸蒸日上,也该有上天降下祥瑞以示嘉许了。

……

……

金陵,渡口——

两江总督衙门的大小官吏此刻迎在渡口堤岸之上,等候着新到任的两江总督徐开的船队。

“来了,来了。”

此刻,一个对着远方张望着的军将,快跑近前,口中欣喜不已地嚷嚷不停。

今日是新任两江总督徐开到任的日子。

众人循声而望,但见河面上,一艘桅杆高立的大船乘风破浪,泛舟而来,船上悬挂着一面刺绣“徐”字的旗帜。

徐开身为两江总督,这次到来金陵到任,顺道儿也从台湾带来了一些当地的特产,打算与金陵的富商巨贾商谈合作事宜。

徐开此刻立身在船头,其人着一身绯色官袍,头上戴着一顶黑色乌纱帽,原本那张白皙、儒雅的面容多了几许黝黑和拙实之感。

其人,两道斜飞入鬓的剑眉挑了挑,眸光逡巡地看向远处的两江官员,心头不由涌起一股万丈豪情。

自崇平十五年外放河南为地方官,距离如今已经有十年,如今的徐开也不过三十八九岁,却已经是两江总督这等重臣,这等年富力强,可以预见,来日内阁定有一席之地。

这几年在台湾担任封疆大吏的经历,就让这位徐巡抚多了几许封疆大吏的威严、沉凝气度。

如今执掌两江这等天下第一重藩之地,徐开心头倒也没有那般怯场,反而要立志做出一番事业来。

“徐大人来了。”这会儿,两江总督衙门门前的大批官员,围拢近前,向着徐开的旗船靠近。

但见船只临近,水手放下甲板,徐开也在卫士的簇拥下,下得船只,看向相迎而来的官绅。

“见过制台大人。”两江的官员,围拢近前,行了一礼道。

徐开英气眉头之下,眸光逡巡向在场的一众官员,道:“诸位无需多礼。”

“多谢制台大人。”在场的一众官吏,闻听此言,纷纷起得身来。

这会儿,为首的官员,道:“徐大人,我等在总督衙堂设了酒宴,”

徐开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两道眉头之下,道:“诸位,此地非讲话之所,还请至总督衙堂一叙。”

在场诸官员起得身来,然后浩浩荡荡地前往衙堂。

而后,众人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分宾主落座,而后就有总督衙门的仆人递送上来一盏盏香茗,旋即,转身离去。

徐开道:“诸位,朝廷委任我为两江总督,还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相助于我,共同治理好两江这片广袤土地。”

下方的一众官吏,闻听此言,纷纷开口应了一声,低声道。

徐开而后又在总督府赴了两江官员的接风宴,至乾德四年十月,正式履新两江总督之职,开启了长达六年的天下第一疆臣的宦海生涯。

……

……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乾德四年的尾巴也悄然过去,乾德五年同样在平静无波地过去,一下子来到乾德六年的春天。

大汉朝经过近两年的内政治理,愈发蒸蒸日上,首先是新政全面施行,整个大汉都洋溢着一股热情欢乐的气息。

而后,就是辽东移民实边之事,倒也颇有成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