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次巧妙化解梅妃的阴谋之后,杨玉环在宫中的威望如同雨后春笋般蹭蹭往上涨。皇上对她更是信任有加,仿佛她已然成为了自己在宫廷事务中的得力臂膀,经常让她参与宫廷事务的处理。
有一回,宫里要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这祭祀活动,乃是关乎国本与皇室尊严的大事,从礼仪规范到流程细节,皆如精密的榫卯结构,容不得半分差错。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先辈的期许与上天的庇佑之意,故而备受重视。
皇上特意将杨玉环唤至跟前,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和声说道:“爱妃啊,此次祭祀活动意义非凡,朕思来想去,唯有你能担此重任,就交由你来筹备吧,朕坚信你定能办好。”
杨玉环听闻,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既为皇上的这份信任与重用而深感荣幸,又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压力如泰山般压在心头。她心里明白,这事儿若能办得圆满,皇上定会更加看重她;可一旦出了任何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恐将万劫不复。
杨玉环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深知欲成大事,需谋定而后动。于是,她先是亲自去寻宫里负责礼仪的老太监。那老太监在宫中历经数朝,对各类礼仪规程可谓了如指掌,是宫中礼仪方面的活字典。杨玉环见到老太监后,恭敬有加,虚心请教,详细询问祭祀的每一个流程,从前期准备到仪式进行,再到后续收尾,事无巨细,一一打听清楚,还将老太监所讲的注意事项,一一铭记于心。
而后,她又不辞辛劳,亲自前往祭祀场地。那场地空旷而庄严,她踱步其间,仔细查看每一处角落,从地势的高低到周边的环境,从建筑的布局到设施的摆放,都一一考量。她根据祭祀的规格与要求,精心安排人员布置,大到整体的格局规划,小到每一个物件的摆放位置,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筹备过程中,杨玉环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卓越的见识,现原有的祭祀流程虽传承已久,但其中有些部分确实显得繁琐冗余,而且与当下大唐的繁荣昌盛之景不太相符。经过深思熟虑,她大胆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对于一些已然失去实际意义、纯粹流于形式的仪式,进行简化,使其更符合当下的节奏;同时,为彰显大唐的繁荣昌盛,增加一些能体现大唐文化特色与国力强盛的元素,如在祭祀器具上融入大唐独有的工艺装饰,在仪式环节中加入展现大唐盛世风貌的表演片段等。
她将这些建议呈与皇上,李隆基听后,眼中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大唐祭祀文化在杨玉环的巧思下焕出新的生机。他不禁拍手称赞:“爱妃,你的想法真是别具一格,精妙绝伦!就按你说的办。”
得到了皇上的大力支持,杨玉环更是干劲十足。她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待夜深人静时才休息,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的筹备之中。每一个细节,她都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打磨,力求将祭祀活动打造成一场完美的盛典。
祭祀那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一切都按照杨玉环的精心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仪式庄重而又不失隆重,既保留了传统祭祀的肃穆与庄严,又因新增加的元素而充满了新意与活力。那融入大唐特色工艺的祭祀器具,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那展现大唐盛世风貌的表演片段,更是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喝彩。皇上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欢喜与欣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爱妃,这次祭祀活动你办得堪称完美,出色至极!”祭祀结束后,皇上对杨玉环赞不绝口,“你不仅将如此繁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让传承千年的祭祀活动有了新的活力与风貌。朕当真是慧眼识珠,没看错你。”
杨玉环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陛下过奖了,能为陛下分忧解难,为我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乃是臣妾分内之事,臣妾深感荣幸。”
除了此次祭祀活动,杨玉环在宫廷文化活动方面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智慧。她心思细腻,深知宫廷之中众人皆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于是,她建议在宫里举办诗词大赛,以诗会友,让宫廷中的才子佳人能够一展才华,切磋诗艺;还提议举办绘画展览,将宫廷画师与大臣们的佳作展示出来,供大家品鉴欣赏。如此一来,不仅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还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宫廷文化的繁荣展。
这些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皇上的欣然采纳。一时间,宫中诗风渐盛,画韵流转,文化氛围变得愈浓厚。众人对杨玉环的才华和能力也愈佩服,她在宫廷中的地位犹如那初升的朝阳,进一步提升。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玉环的崭露头角,如同璀璨的明珠,在照亮宫廷的同时,也引来了更多人的嫉妒与怨恨。一些妃子,心中满是羡慕嫉妒恨,看她的眼神中时常闪烁着怨毒之光,恨不得寻个机会将她从皇上身边拉下马;而一些大臣,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女子不应过多参与宫廷事务,觉得她的行为有违祖制,会扰乱朝纲,也在暗中琢磨着如何给她使绊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某个幽静的角落,几位大臣聚在一起,谈论起杨玉环,皆连连摇头。其中一位白苍苍的老臣,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这杨妃最近行事太过张扬,又是参与祭祀活动,又是在宫廷文化活动上频繁露面,她一个女子,能懂什么?别把宫里搅得乌烟瘴气,坏了祖宗的规矩。”
另一位大臣赶忙附和:“是啊,皇上对她宠爱过度,如今都快听不进咱们这些老臣的谏言了。长此以往,恐生祸患。咱们得想个办法,让皇上清醒清醒,莫要被这女子迷了心智。”
他们低声商议许久,最终决定在朝堂之上向皇上进谏,恳请皇上减少杨玉环参与宫廷事务的机会,以正朝纲。
而在后宫之中,那些心怀不满的妃子们也未曾闲着。梅妃自从上次阴谋失败后,心中恨意难消,一直伺机报复。她再次施展手段,拉拢其他妃子,妄图再次对杨玉环起攻击。
“姐妹们,你们瞧瞧,这杨玉环如今愈张狂了,不仅在后宫呼风唤雨,竟连朝堂之事都想插手。咱们怎能眼睁睁看着她将咱们都踩在脚下,肆意妄为?”梅妃煽动着情绪,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
兰妃气得满脸通红,气愤地说道:“就是啊,她现在风头无两,咱们若不想办法治治她,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她们凑在一起,又开始谋划新的阴谋。这次,她们打算在杨玉环负责的宫廷事务中百般挑刺,伺机寻找机会,让她当众出丑,以解心头之恨。
然而,此时的杨玉环,一心扑在为宫廷展的事务上,对这些暗流涌动浑然不觉。她正忙着筹备下一场宫廷文化活动,满心期待着能举办一场盛大的歌舞表演,将大唐的盛世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她亲自挑选演员,从身姿到技艺,从面容到气质,皆严格把关,力求每一个演员都能完美诠释她心中的舞蹈意境。她还精心编排舞蹈,将大唐的文化元素与舞蹈动作巧妙融合,赋予舞蹈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时,为了让表演更加完美,她亲自为表演创作新的音乐,那音符如同灵动的精灵,在她的笔下跳跃,饱含着对大唐盛世的赞美与期许。她每日都沉浸在筹备工作中,忙得不亦乐乎,却不知危险正悄然降临,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向她收拢。
喜欢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