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河东道十八州中,只有并州被蒲州两处地方有学院。
现在他们辽州也有学院了,是该好好向诸州展示展示的。
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才结束。
一开始是方源讲话,后面是他们发表时间。
治安、卫生、迎接仪式等等,都进行讨论。
最后,
“请诸位清楚认识到这次迎接的重要性,谁要是在这个时候掉队,本官事后追究。”
方源进行总结,也是进行警告。
不知道裴寂这次前来会出什么招式。
但眼前的这些官员敢拖后腿的话,方源会让他们没有腿。
“是!”
张三等人齐齐应是。
会议就此结束,众人相继离开。
很快,关于魏国公裴寂到辽州考察一事被传出去。
在得知考察原因是致仕后养老地选择的后,辽州的人们沸腾了。
能够被一个国公选为养老地,那是他们辽州的骄傲,是他们辽州人的骄傲。
而且这位国公还位极人臣,是当今尚书左仆射,更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两朝元老,这更让百姓们骄傲。
在方源让白虎会所暗中引导下,消息稍微发生改变:因为现任州尊的治理,才使得辽州大变,以致于魏国公才会将这里选为考察点。
对此,大部分辽州百姓都觉得是这样。
时间一晃过去两天。
长孙冲等人暂时没有护送水泥去修理黄河堤坝,被方源留了下来。
第三天的下午。
辽州城开始出现新面孔。
河东道的刺史和都督以及他们的随从相继到来。
其中,一个威武不凡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对子女走进辽州城。
如果方源在这里,肯定会认出中年人,正是曾经有一面之缘的李勣。
“爹,这条路倒是挺奇怪的,但怎么感觉辽州城不像是迎接裴相呢?”
儿子李思文问道。
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英气,有着将士的坚硬气概。
“丹秋,你觉得呢?”
李勣没有回答,而是问左边的女儿。
女儿也像是公子哥一样穿着,但却并没有女扮男装。
而且从其凹凸有致的身材来说,也看得出这就是一个少女。
“爹,你是不知道的才问我吧?”
李丹秋调皮地翻了翻白眼看向李勣。
李勣没有回应,微微一笑,似乎算是承认。
“杨淑妃告诉我,裴寂这次选辽州这个地方作为养老考察点,主要是因为不满方源,想要给方源一个教训,甚至可能是下台。”
“然后方源似乎知道了,跟辽州官员开会的时候说裴相老人家了,应该不喜欢铺张浪费,一切从简。”
“当然,方源也可能不知道。”
李丹秋嘟嘟嘴,小声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李勣和李思文。
“姐,你怎么还跟杨淑妃好上了?”
“爹不是告诫我们不要跟皇室的人走得太近吗?”
李思文担忧地说道。
“哼,我一介女流,跟皇宫嫔妃走近有什么问题?”
李丹秋不以为然说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