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走来一少年郎,十六七年纪,锦衣华服,头簪红花,腰配白玉,纵使长相普通,但气宇轩昂。n
“呦!这不是小郎君吗?失礼失礼。”冯都头变了一副嘴脸,连忙拱手行礼。n
墟市司众人也齐拜道:“见过小官人。”n
“冯都头辛苦,尔等还不领着城防司的兄弟们去巡街?”小官人一言说墟市司众人动身,可谓势大。n
小官人又和冯昌邑攀谈了几句,冯昌邑心满意足的离去。n
街上一下变的空荡,小官人径直走到杨彦全身旁,仔细打量杨彦全。n
“真不知大父为何如此看好你!你可有功名在身?”n
“白身为吏。”n
“我已中举,打算明岁去临安府应试,不出意外便可打马御街,琼林饮宴。”n
“厉害厉害。”n
“哼!我是文彬舟,字玉卿。请多请教。”n
“可是文从事的后人?”杨彦全只叹又是一位天之娇子。n
“然也,我就住在墟市东坊,你到东坊一打听便知我家,日后若有事可来寻我。”n
“多谢小官人解围,有机会定登门拜访。”n
“好,我还有事,告辞。”n
“请。”n
文彬舟大步流星从杨彦全身旁走过,神色桀骜。n
杨彦全也并未觉得不妥,文彬舟有傲然的资本,哪怕不中进士,他这辈子的起点比杨彦全高太多了。n
不过杨彦全可以肯定文小小绝对不是这样给文彬舟交待的,而文彬舟只把此行当作一个不可避开的任务罢了。n
午后,杨彦全巡视了一圈主街,冯都头也带人早早回去。n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城防司的人来说在墟市巡逻属于额外加活,没几个人认真巡查,也就是应付差事。n
杨彦全本想回卷宗院继续腾抄,但转念一想回去必定要去杂事房领取木炭,免不了受人眼色,倒不如就休息半日。n
休息总得有个去处,于是乎杨彦全买了些礼品去了慈幼局。n
慈幼局的文吏也休沐了大半,好在门前有人,出入畅通。n
入了大堂,堂间温暖,杨彦全表情都舒缓了许多。n
片刻,夏慈掌到场,依旧是素雅大方,目色淡然。n
“曾想起今日前来?路上天寒地冻,你又有腿疾,以后这种俗礼就不必了。”夏石和善微笑,其实她也有些挂念杨彦全。奈何杨彦全整天忙碌,今日得见,甚是心喜。n
“夏慈掌与伯玉的大恩,杨某感激不尽,小小礼物,聊表心意。”杨彦全在这位大人物面前还是表现的很局促。n
“听说你住在了城东,房中可有取暖?衣物可曾添置?公事是做不完的,你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夏慈掌说话间命人拿来了一套裘袍:“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式,我便买了一件和伯玉相同的款式。”n
“万般使不得,慈掌好意杨某心领。”n
这裘衣可比杨彦全买的礼物贵重太多了,杨彦全哪还敢厚颜无耻的再收?n
“且带上吧,你常在外面行走可抵御风寒,你若执意推辞,我可就不高兴了。”n
“夏慈掌,杨某实在不解,为何……”n
“没有什么为何,你是慈幼局出身,我便与你母亲一样,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尽管与我说来。”n
“这……多谢夏慈掌关爱。”n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慈幼局出身的人多的是,夏慈掌这份偏爱肯定有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