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结网(第2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结网(第2页)

李崇武见他现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惊恐,却又迅速恢复镇定,微微拱手道:“安王……你怎会在这?”n

安王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抬手止住李崇武的话头:“果郡王不必多言,本王在后面可听得一清二楚。”n

他踱步向前,手指轻轻拂过桌案,似在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周围几人刚刚坐过的位置,“哼,这小皇帝的变法,确实搅得大家都不得安宁。”n

李崇武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急切地说道:“安王,如您所言,咱们都深受其害。如今殿下现身于此,想必也是有了主意。南方有殿下您坐镇,兵强马壮,若您肯振臂一呼,加入我们这次‘劝谏’,必能让小皇帝投鼠忌器,重新思量这变法之事。”n

安王听闻,却并未立刻作答,只是微微抬眸,望向密室顶端,似在思索。n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你们以为本王在京城孤立无援,就真的毫无作为?”n

语气中透着几分高深莫测,“那小皇帝三番五次想要削藩,我若不早做筹谋,今日岂有活路?”n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密信,在众人面前晃了晃,“这京城内外,支持咱们的势力可不少,暗流涌动,小皇帝又能掌控几分?”n

李崇武目光深沉地看着安王,心中权衡利弊,片刻后抱拳道:“安王既如此,明日宫门前的行动,您可有何安排?若您能出面,震慑力自然不同凡响,可若您不便现身,也望能指点一二,助我等一臂之力。”n

安王负手而立,在室内缓缓转了一圈,最终停定:“你们只管按计划行事,闹得越大越好。本王在暗处,自会有动作,定要让小皇帝明白,这朝堂不是他一人能说了算的。”n

言毕,安王将密信交到其手中,大步向密室出口走去,临到门口,又回头叮嘱道:“莫要漏了风声,否则,大家都没好果子吃。”n

说罢,身影没入黑暗之中,果然如陛下所言。与其让这些愚蠢,看不清形势,死性难改之人,将来回到封地,面对变法暗中使绊子,不如趁现在好好清理清理。n

——————n

羿日,午时。n

晨日光熹微,却驱不散笼罩在燕京城上空的阴霾。皇宫内,太监宫女们脚步匆匆,各司其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殿宇廊道之间,紧张的氛围如绷紧的弦。n

“来人,传朕旨意,今日午朝,各部务必详实禀报现阶段救灾进展。”李景炎声音略带沙哑,却不容置疑。小福子匆忙领命而去,脚步急切。n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众大臣面色疲惫,却强打精神,依次出列禀报。n

户部尚书上前,躬身行礼:“陛下,臣昨夜清查京城周边粮库,幸得前些时日为防荒年有所囤粮,如今尚可支应。已按您旨意,开仓放粮,流民聚集处皆设了粥棚,暂保百姓无饥馁之患。”n

李景炎微微颔首:“做得好,后续仍需密切关注粮储,不可掉以轻心,若有短缺,即刻从富裕且未受灾的临近州县调配。”n

“臣遵旨!”刘卿退下,额头汗珠滚落,这一夜奔波,他深知责任如山。n

兵部尚书紧接着奏报:“启奏陛下,京城内外驻军已严守各处,九门盘查严密,昨夜擒获数名趁乱打劫之徒,均已严惩。周边各府亦进入戒备,暂无异动。”n

他声如洪钟,眼神透着军人的果敢。n

“不可松懈,谨防敌国借机生事,加强巡逻。”李景炎叮嘱道。n

工部尚书上前,愁眉不展:“陛下,京城民房建筑损毁严重,城墙多处坍塌,城楼亦有破损,工匠民夫虽已全力抢修,然工程浩大,人力物力消耗甚巨。”n

李景炎目光深沉:“务必加快,可多拨银钱招募能工巧匠,材料若有不足,从他处征调。”n

刑部尚书也出列:“应天府衙役昨夜全力缉拿,哄抬物价者二十余人已入狱,市面稍稳。百姓受灾之地,衙役皆在协助救援,安抚人心。”n

“继续严查,乱世用重典,对为害百姓者绝不姑息。”李景炎言辞冷峻。n

礼部尚书李元洪奏道:“安抚祭天仪式筹备妥当,今日巳时即可举行,宣讲抗震之法的人手也已安排,定能安抚民心。”n

“好,仪式需庄重肃穆,让百姓感受到朝廷关怀。”李景炎神色稍缓。n

“启禀陛下,据统计,京城内城,受灾百姓已逾十三万,伤亡人数初步估计达一万有余,损毁房屋近千间。城西、城南受灾尤为严重,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现正安置于城外几处空旷营地。”n

京兆尹钱肃跪地呈报:“京城外城,伤亡百姓万余人,损毁房屋近两千间,物资调配正加急进行,伤者已陆续送至医馆救治,其余还在进一步统计中“”n

说到此处,他声音哽咽,这惨烈灾情,令人痛心。n

李景炎闭眼片刻,深吸一口气:“全力救助,务必使百姓有屋可住,有药可医。”n

“遵旨!”众臣齐声应和。n

李景炎有些无奈,这还是仅仅是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其他地方的周报没有那么快呈上,情况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估计其他国家也在四处救火,说不定更加严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